北京学区房
七月,它是盛夏的王座。不是夏天的开端,也不是收尾,它就是夏天最烈日当头、最热烈、也最——让人有点招架不住的时候。你知道那种热吗?不是那种“哦,今天天气不错,挺暖和”的热。它是毒辣的、直接把空气抽干、让你汗流浃背、黏在身上难受得要命的热。尤其是午后两三点,你走在外面,柏油路晒得发软,都能闻到一股子焦糊味儿,阳光不是照下来,是砸下来,把地面照得晃眼睛,什么颜色都变得有点失真,饱和度拉得太高。那时候,七月这个词,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它代表的那股子劲儿,才真正具象化了。而“jul”这个缩写,就成了开启这所有感官记忆的钥匙。
小时候的七月,当然是暑假。那感觉可太不一样了。虽然一样热,但那种热是自由的热。是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虽然也热得睡不着),可以穿着拖鞋到处晃荡,手里不是捏着一根快化了的冰棍,就是脸上淌着因为疯玩儿而冒出来的汗。七月的傍晚,蝉声是一浪高过一浪,吵得人心烦,但又奇异地成了夏天的背景音乐,没了它,总觉得缺点儿什么。那时候的jul,就代表着漫长得看不到头、可以肆意挥霍的光阴。它不仅仅是日历上的第七个格子,它是傍晚出去捉迷藏、是湿漉漉的头发、是洗澡水冲走一天的燥热。
后来,七月变了点模样。没有那么长的假期了,盛夏的热成了通勤路上的煎熬,成了办公室里空调病的源头。但骨子里那种属于July的烈日和蝉鸣还在。它还是那个全年日照时间最长的月份之一,意味着漫长的白天和相对短暂的黑夜。你会发现傍晚六七点钟天还亮得晃眼,会觉得时间好像被拉长了,尽管你可能比小时候更忙。七月还是有很多节日,很多活动,很多户外(如果你有勇气)的事情可以做。它是个充满活力的月份,像个精力过剩的大男孩或者大女孩,永远不知道累,就算热得要命,也要折腾出点声响来。
想起来挺有趣的,“jan”是January,“feb”是February,“mar”是March……你看,大多数月份的缩写都是前三个字母。规规矩矩的。但“jul”呢?它也是前三个字母。可它代表的七月,却一点也不规矩。它热情、它直白、它甚至有点过于饱满,不像有些月份那样温和过渡。它是夏日的最高潮,一切都在顶点上燃烧。July,就是这样。它的缩写简练,可它本身包含的东西太复杂、太有冲击力了。
有时候会想,为什么偏偏是七月这么热呢?是不是所有积攒的阳光和热量,到了这个月份,一股脑儿地全释放出来了?它没有任何保留,倾尽所有去热,去晒,去用它独有的方式宣告自己的存在。不像春天,羞羞答答地回暖;不像秋天,循序渐进地转凉;不像冬天,冷得稳稳当当。七月,就是爆发。它是年度的高潮。而“jul”这三个字母,就是这个高潮的代号。一个看似简洁的符号,背后是滚滚热浪、是无休止的蝉声、是午后那长长的、扭曲的影子。
所以,下次你看到jul,别光是把它当成七月的缩写那么简单。想想它背后代表的那个月份。那个让人又爱又“热”得想逃的月份。那个充满了光、声、汗水和记忆的July。它是日历上一个标志,也是我心里一段浓烈的感受。它不只是一个日期,它是一个状态。一个属于盛夏的、沸腾的状态。而“jul”,就是进入这个状态的密码。简单,却力量十足。就像那个七月本身一样,直接,热烈,不容忽视。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