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我的云南大学邮箱,它不仅仅是个后缀是@ynu.edu.cn的地址,它连着我的青春,我的四年,还有我对未来的憧憬。第一次收到它,好像是刚拿到录取通知书不久,激活的那一刻,说实话,有点小激动。
那时候,还不知道它意味着什么。新生邮件铺天盖地,各种通知、讲座、社团招新,全都一股脑儿地涌进来,邮箱瞬间就被淹没。每天例行公事一样地打开,扫一眼标题,重要的标记一下,不重要的直接删除。那时它,更像是个公告栏,一个信息接收器。
后来,慢慢地,它开始变得不一样。
大一的时候,为了抢选课,每天守在电脑前,疯狂刷新邮箱。服务器崩了是常事,好不容易挤进去,结果想选的课早就满了。那时候,简直恨死这个邮箱,恨它慢,恨它卡,恨它不能让我心想事成。不过,也得感谢它,至少它还忠实地记录着我那些抢课失败的“惨痛”经历。
大二,开始尝试着给老师发邮件请教问题。第一次写邮件,字斟句酌,生怕写错一个字,留下不好的印象。检查了又检查,确认没有语法错误,用词也尽量正式,才小心翼翼地点击发送。等待回复的那段时间,简直度日如年。收到老师回复的那一刻,感觉自己简直是中了头彩,赶紧回复表示感谢。那时候,邮箱成了我跟老师沟通的桥梁,它让我明白,原来学术交流也可以这么直接。
大三,开始准备考研。邮箱里塞满了各种考研资料、真题、模拟题。每天泡在图书馆,对着电脑屏幕,不停地刷题、看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给认识的学长学姐发邮件请教。有时候,他们很忙,回复得比较慢,我就一遍遍地刷新邮箱,希望能尽快收到他们的指点。那段时间,邮箱成了我的精神支柱,它让我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找实习那会,邮箱更是成了我“命脉”。一遍遍修改简历,筛选实习岗位,然后就是海投简历。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打开邮箱,查看有没有面试通知。收到拒信的时候,心情沮丧到了极点,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但只要收到一个面试邀请,就能瞬间满血复活,充满信心。那时候,邮箱成了我梦想的起点,它让我知道,只要坚持,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毕业季,各种手续、证明、协议,全都通过邮箱通知。每天都要仔细阅读邮件内容,生怕错过任何重要信息。办理离校手续那天,我特意登录了我的云南大学邮箱,看着那些已经归档的邮件,心里百感交集。它们记录着我的大学生活,记录着我的成长,也记录着我的梦想。
我还记得有一次,不小心把重要的课程作业误删了,急得我像热锅上的蚂蚁。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学院的管理员发了邮件,恳求他们帮忙恢复。没想到,管理员很快就回复了,并且帮我找回了作业。那一刻,我对云南大学邮箱的印象彻底改观,它不再只是个冷冰冰的工具,它也充满了人情味。
还有,毕业多年以后,偶尔还会收到来自云南大学邮箱的邮件,是校友会的活动邀请,是学校的最新动态。每次看到这些邮件,都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青葱岁月。
我的云南大学邮箱,它见证了我的青春,我的奋斗,我的成长。它不仅仅是个地址,它是我大学生活的缩影,是我与母校之间永远的纽带。它是我记忆深处,永远抹不去的印记。
它不只是用来接收教务处通知的地方,也不仅仅是我和导师交流学术问题的工具。它更像是一个时光胶囊,封存着我四年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那些凌晨两点还在修改的论文,那些为了参加比赛熬夜准备的PPT,那些收到offer时的激动心情,都通过这个小小的邮箱,被一一记录下来。
现在,我很少再登录我的云南大学邮箱了,但每次想起它,心里都会涌起一股暖流。它提醒我,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不要忘记曾经的梦想。
它不仅仅是个邮箱,它是我青春的回忆,是我对未来的期许,也是我永远的骄傲。永远的@ynu.edu.cn。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