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原谅我的英文
原谅我的英文
0人回答
64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7-02 17:22:31
188****3100
2025-07-02 17:22:31

怎么说呢,提起英文,我的脑海里总会冒出一些有点儿羞赧、有点儿无奈、甚至带着那么点儿自嘲的画面。就像一个老朋友,虽然见过面,却从来没真正熟络起来,每次见面,都得手忙脚乱地搜刮脑细胞里那点儿可怜的词汇库,拼拼凑凑,最后挤出来的东西,总像是没熨平的衣服,皱巴巴的,透着一股子生硬。所以,如果你听到我蹦出来的英文带着浓重的口音,或者句子结构像刚学会搭积木的小孩一样七零八糟,甚至有时候干脆词不达意,请,请你原谅我的英文

它真的,不是我故意的。你想啊,从小到大,虽然也“接触”过这门语言,什么ABC、什么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这些都像是刻在DNA里的咒语。但那顶多算是个礼貌性的点头之交。真正的“用”起来,那完全是另一码事。就像你学了游泳的姿势,结果一跳进水里,才发现水那么深,自己手脚怎么也使不上劲儿,只能扑腾得像只落水鸭。我跟英文的关系,大概就是这么个状态。

记得第一次真正感觉到“不会英文”是多么抓马的时候,是我在国外自由行。Booking上订的民宿,到了地方,房东是个非常nice的老太太,笑眯眯地跟我说话。她的语速不快,口音也挺清晰,但我发现自己只能捕捉到一些零散的词,然后像个侦探一样在大脑里进行暴力破解。她问我有没有吃饭,我脑子里蹦出“eat”,然后连蒙带猜;她问我行程怎么样,我只能比划着说“OK, good, walk, see”,配上表情和手势,活像一个在演无声电影的卓别林。老太太倒是不介意,一直乐呵呵的,但这强烈的沟通障碍让我浑身不自在,像是被一层透明的墙隔开了一样。那种挫败感,真的挺伤自尊的。

还有更搞笑的。有一次在咖啡馆,想点杯拿铁,我对着菜单研究了半天,指着图片,说了个含糊不清的“latte”。结果服务员一脸茫然,我又换了个发音,还是不行。最后,我只能掏出手机,打开翻译软件,把“拿铁”打进去,递给他看。那一刻,感觉自己不是在点咖啡,而是在进行一项秘密任务,成功后如释重负。旁边的桌子传来轻微的低语,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在笑话我,反正脸是火辣辣的。

这些年,工作上也偶尔会遇到需要用英文的时候。一封英文邮件发过来,我得先深吸一口气,打开翻译软件,逐字逐句地“啃”。回复的时候更是一个大工程,生怕用错了词,语法不对,闹出国际笑话。写个句子,得在大脑里排练好几遍,有时候甚至得请英文好的同事帮忙“把把关”。每次提交前,心里都七上八下的,祈祷对方能看懂,别把我当成是来自哪个异次元的生物。

当然,我也不是完全躺平。我也曾信誓旦旦地报过线上课程,下载过各种背单词APP。一开始那股劲儿,真的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早上设闹钟起来背单词,晚上睡前听英文播客。看着APP里飙升的学习时长,心里还挺有成就感的。但现实总是骨感的。工作一忙,应酬一多,或者单纯地,就是那股三分钟热度过去了,学习计划就慢慢搁浅了。APP图标还在手机里,像个沉默的证人,时刻提醒着我那未竟的事业。单词书也还在书架上,翻开永远是第一页

我知道,英文很重要。它是连接世界的桥梁,是获取信息的钥匙,是提升竞争力的砝码。我也羡慕那些能说一口流利英文的朋友,他们在国际会议上侃侃而谈,在旅行中畅通无阻,轻松地阅读原版书籍和电影。那种自信从容,是我梦寐以求的。

但我的英文,它就是这么磕磕巴巴,这么不尽如人意。它像个闹脾气的小孩,高兴了偶尔能蹦出几个像样的词,不高兴了就干脆给我“罢工”,让我对着老外只会发出“呃……嗯……”的声音。我时常觉得,它是不是跟我有仇啊?或者,也许是我的大脑构造,对这门语言就是不太来电

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像在给自己找借口,但你知道那种感觉吗?就是明明很努力,却总是在原地踏步,或者进步得极其缓慢。那种无力感,真的挺消磨人的斗志。

所以,再次,请原谅我的英文。原谅它的不标准,原谅它的混乱,原谅它有时候会让你一头雾水。它是我的一部分,带着我的局促和我的不够完美。我在尝试着去和它“和解”,去慢慢地“驯服”它,让它能更好地为我所用。也许有一天,它会变得稍微像样一点,不再那么丢人现眼

在那一天到来之前,如果你听到我努力地挤出一句蹩脚的英文,请不要嘲笑,不要翻白眼,只需要一点点耐心,一点点理解。如果可以,甚至可以给我一个鼓励的微笑。因为在那句听起来有些滑稽的英文背后,是我想要沟通的真心,是我想要靠近你的努力,是我在克服内心恐惧的那份勇气

谢谢你的宽容。也谢谢你愿意听我,用我那还算能凑合的中文,絮叨这么一大堆关于我的烂英文的事。希望下次,我们能用更顺畅的方式交流。当然,如果还是我的烂英文,也请继续原谅。毕竟,这是一场漫长修行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