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介词后面的动词用什么形式
介词后面的动词用什么形式
0人回答
9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4-29 11:50:56
188****3100
2025-04-29 11:50:56

这问题,问得直白,甚至有点儿糙,但它却是多少学英语的人心头绕不开的坎儿。每次提笔写、张嘴说,那个动词杵在介词后面,就像个十字路口,左拐还是右拐?用原形,用过去式,还是老老实实变个模样,戴上“-ing”的小帽子?烦呐!

说句大实话,这事儿没那么玄乎,但也没那么简单。你指望一个标准答案包打天下?做梦去吧。语言这玩意儿,活的,不是死的公式。不过,要论介词后面动词的常规操作,那个动名词(-ing形式),绝对是当仁不让的“正宫娘娘”。没错,大部分时候,当介词后面需要跟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时,那个动作得“名词化”,变成一个动作的“名字”,而动名词恰恰担负了这个重任。

你有没有过那种经历?为了准备考试,一遍遍地背那些介词短语: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be good at drawing,thank you for helping me……你看,“to”,这个常常引领不定式的家伙,在“look forward to”这个固定搭配里,它后面的动词就得是“-ing”!多少人在这里跌过跟头,以为to后面一定是动词原形。想简单了不是?这里的“to”啊,它扮演的是介词的角色,指向“seeing you”这件事本身,而不是去做“seeing”这个动作。再比如“depend on getting that job”,“insist on going there”,哪个不是介词后面跟着动名词?这几乎成了一种“语法惯性”,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你想表达“做某事的目的”或者“因为做某事”,介词一出场,后面的动词往往就得乖乖变成“-ing”。

为什么会这样呢?琢磨琢磨。介词,顾名思义,是连接词语、表示关系的词。它连接的可以是名词、代词,或者是一个相当于名词的结构。当你想用一个动词来充当这个“相当于名词的结构”时,直接塞个动词原形进去,听着别扭,也说不通。动词原形有强烈的“动作”意味,是“去做”的感觉;而介词后面需要的是一个“事儿”,一个“状态”,一个“概念”。把动词穿上“-ing”的外衣,它就从一个“动作”变成了一个“动作的名词”,一个可以被介词指向、修饰的对象。

比如,你跟朋友说:“I'm tired of waiting.”(我厌倦了等待。)“waiting”在这里不是一个正在发生的动作,而是“等待”这件事情本身,是你厌倦的对象。如果没有这个“-ing”,直接说“tired of wait”,听着就跟少点儿什么似的,不对劲。再比如:“He succeeded in finding a solution.”(他成功找到了解决方案。)“finding a solution”这件事,是“成功”发生的领域或方式,由介词“in”引出。这里强调的不是他“正在找”,而是“寻找解决方案”这个行为本身带来的结果。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英语这门语言啊,最擅长的就是给你点儿“惊喜”。介词后面是不是一定只能跟动名词?嘿嘿,有时候,你还真会看到不定式(to + 动词原形)的身影。但这通常不是因为那个“to”是介词,而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不定式的一部分,或者这个结构是一个特殊的固定搭配。比如,我们前面提过的“look forward to seeing”,这里的“to”是介词。但如果是“He came here to study English.”(他来这里是为了学英语。),这里的“to study”就是不定式,表示目的。前面的“to”就不是介词了。区分这个,有时候得靠语感,靠积累,靠对常用搭配的熟悉程度。不过,就介词本身而言,它后面直接跟动词原形的情况,非常非常少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绝大多数你看到的“介词 + 动词原形”结构,那个“介词”很可能压根儿不是介词,而是其他语法成分,或者那个“动词原形”前面省略了什么东西(这种情况也极少见且特定)。所以,保险起见,记牢“介词后面跟动名词”这个大原则,能帮你避开九成以上的坑。

还有一种情况,介词后面跟着的是名词或代词,这个大家肯定都熟悉。“with a knife”,“for him”,“after dinner”。当你想表达“做某事的对象”或者“与某事相关”时,介词就直接连接名词或代词。这个没什么可说的,常规操作。

但有时候,介词后面跟着的也不是单纯的动名词,而是一个动名词短语,或者更复杂的结构,比如what引导的名词性从句。这其实是动名词规则的延伸。动名词本身就可以带自己的宾语、状语等,形成一个动名词短语。例如:“Thank you for helping me with my homework.”(谢谢你帮我做作业。)“helping me with my homework”就是一个动名词短语,由介词“for”引出。又比如:“We talked about what we should do next.”(我们讨论了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这里的“about”后面跟着的是一个由“what”引导的名词性从句,这个从句整体充当了介词“about”的宾语。不过,这已经超出了“介词后面动词用什么形式”的范畴,而是介词后面可以跟什么类型的成分的问题了。但请记住,当介词后面需要跟一个表示“某件事情”或“某种状态”时,如果用动词来表达这件事或状态,那个动词基本上就得变成动名词。

所以,回到最初那个问题:介词后面的动词用什么形式?简单粗暴地说,用动名词(-ing形式)!这是最普遍、最安全的答案。当你拿不准的时候,先往动名词上靠,大概率是对的。当然,学习语言不能满足于“大概率”。你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听力,去熟悉各种固定搭配,去培养语感。遇到像“look forward to”这样后面跟动名词的特殊“to”,就专门记下来。遇到其他看着别扭的结构,就去查字典,去研究语法书。语言的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修正、不断形成“语感”的过程。

别怕犯错,语法点不是用来吓唬人的,而是用来帮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的工具。每次遇到介词后面的动词,就像做个小小的语法侦探,先问问自己:这个介词在这里是引出什么?一个对象?一个原因?一个方式?如果它引出的是一个“动作”或“事件”本身,那恭喜你,十有八九要用动名词了。大胆去用,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完善。语言的流畅和准确,就藏在这些看似细小的规则里,一点一滴,慢慢雕琢出来。

最后想说的是,语法规则固然重要,但别让它束缚了你的表达。理解规则是为了更自如地运用,而不是让你的语言变得生硬。在写作和交流中,当你脱口而出或一挥而就时,那个动词形式应该成为一种自然的流露,而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算计。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唯有——多练,多看,多听,多用。让介词后面的动词形式,成为你语言中自然的一部分。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