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最最直接、最普遍、你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多半是 proverb。 对,就是这个词。 P-R-O-V-E-R-B。 记住了吗? 这就是标准的、教科书式的“谚语”的英文说法。 比如我们熟悉的“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或者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这些都是典型的 proverbs。 它们通常是短小精悍的句子,流传广泛,表达的是一些基于常识或经验的人生道理、忠告或观察。
但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世界上的语言学家、词汇控、或者就是那些喜欢咬文嚼字的人,他们会告诉你,跟 proverb 挨得近、长得像、可又不完全一样的东西,多了去了。 你可能还听过 saying? idiom?甚至更文绉绉的 adage、maxim? 哎呀,头大不?
来来来,咱们理一理。 Proverb 呢,通常指那种流传广、讲点道理、带点人生智慧、或者至少是个经验总结的短句子。 它往往是完整的句子,结构比较固定。 比如说,“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标准的 proverb。 它告诉你一个道理,耐心很重要,大事得慢慢来。 再比如,“Look before you leap.” (三思而后行)。这都是典型的 proverb。 它们背后有故事,有文化沉淀,是语言宝库里闪闪发光的小石头。
那 saying 呢? 这个词就泛多了! 任何一句有点名气、大家常说的话,都可以叫 saying。 它可能是一个 proverb,但也可能不是。 可能就是一句名言,一个口头禅,一段歌词里被记住的话。 范围广得没边。 你说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这是一句非常有名的 saying,但你不会叫它 proverb 吧? 这不是一句谚语,这是哈姆雷特说的! 它有出处,有作者,虽然流传极广,但不符合“谚语”那种集体智慧、世代相传的无名氏创作的性质。
还有 idiom! 这个更不一样了。 Idiom 叫“习语”或“成语”,它的特点是“意思不能从字面直接推出来”。 比如 “kick the bucket” (死了)。 你不能理解成真的去踢一个水桶啊,对不对? 它是一个固定的表达,整体有一个引申义。 Idiom 很多时候根本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它可能就是一个短语,一个动词短语,一个名词短语。 像 “under the weather” (身体不适),或者 “break a leg” (祝你好运)。 这些都是 idioms。 Proverb 通常是完整的句子,有主谓宾什么的。 呃,当然也有例外,语言这东西最怕说“绝对”。 但大体上,是这个路子。 Idiom 侧重的是表达方式和非字面意义,proverb 侧重的是蕴含的道理或经验。
那 adage 和 maxim 呢? 听起来更高级,更书面一点,对吧? Adage 嘛,有点像比较古老、流传久的 proverb。 感觉更有历史沉淀感,更 venerable (可敬的,古老的)。 像 “A penny saved is a penny earned.” (省一分钱就是挣一分钱,勤俭是美德),这句就很像一个 adage,当然它也是个 proverb。 Adage 可能更强调它的古老和普遍性。
Maxim,有时候指那种个人行为准则、格言,像道德上的、哲学上的。 它可能是一个人信奉的道理,或者一个组织奉行的原则。 “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就很像一个 maxim,强调的是一个行为准则。 它也可以算 proverb,因为它也是流传广、有道理的句子。 再比如 “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这句很流行,可以算 maxim,也可以算 saying。 看,语言的边界有时候就是挺模糊的,别太纠结。 关键看你想强调的是它的哪个属性:是古老? 是行为准则? 还是仅仅是流传广泛?
哦对了,有时候你可能还会听到 aphorism 或 epigram。 这俩呢,更偏向于精辟的格言,有时候带点讽刺或幽默感,或者非常有洞察力,但可能不像 proverb 那么普遍地用来指导生活。 王尔德那种说出来的句子,很多就可以算 epigrams 或 aphorisms。 “The best way to get rid of a temptation is to yield to it.” (摆脱诱惑的唯一方法是屈服于它)。 这句子,嘿,不是一般的人生大道理,有点俏皮,带点反讽,对吧? 它非常有个人风格,非常有智慧火花,但你不会日常像用 proverb 那样用它来给别人建议。
说到底,为什么咱们喜欢用这些东西? 为什么老外也喜欢? 我觉得吧,一方面是图省事! 一句 proverb 浓缩了多少经验啊,噼里啪啦一说,意思就到了,还显得你挺有文化。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行动胜于空谈)。 多简洁有力! 比你长篇大论讲一堆“别光说不练”强多了。 另一方面呢,它是一种连接。 大伙儿都懂的 proverb,就像一个暗号,一下子拉近距离,感觉咱们想到一块儿去了。 “You reap what you sow.”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句一出来,大家都知道你在说什么因果报应或者努力终有回报的事儿。
可惜啊,有时候用错了,或者场合不对,就挺尴尬的。 我有个朋友,想说“坚持就是胜利”,结果硬翻成 "Persist is victory." 老外一脸懵。 其实对应的 proverb 可能是 "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race." (慢而稳者赢比赛 - 龟兔赛跑那个)。 或者用更现代的说法像 "Never give up." (永不放弃)。 看,文化背景不一样,有时候直译真是灾难。 理解一个 proverb 或 idiom 背后的文化和语境,比字面翻译重要一百倍。
那怎么学这些呢? 我觉得啊,别死记硬背。 那没劲透了。 你得在实际语言环境里碰,多听,多看。 看美剧英剧,看书,听广播。 听到一句觉得有意思,查一下,理解它的意思和适用场景。 慢慢地,那些常用的 proverb、idiom、saying 自然就进你脑子里了。 就像学中文谚语一样,你不会小时候就抱着本《谚语大全》啃吧? 都是听大人说,看小故事学的。 语言这东西,活的! 它长在文化里,长在人们的嘴上。
所以下次你想说“谚语”的时候,脑袋里弹出的第一个词是 proverb,这是没错的,九成九的情况下够用了。 但如果你想更精确点,或者想显摆一下你知道的更多? 哈,那就得看具体是哪种“谚语”了,它是强调古老智慧的 adage,还是强调行为准则的 maxim,是那种意思完全猜不出来的 idiom,还是仅仅一句大家常说的 saying,或者一句带点机锋的 epigram? 有意思吧? 语言就是这么一层一层剥开洋葱。 挺呛人,但也挺香。 每次学到这种词语背后的细微差别,就像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秘密,挺好玩的。 多观察,多琢磨,你的英语就会越来越有味道,越来越像个“人”说的话,而不是机器。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