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先说那个让我无数次血压飙升、手指抽筋的adc吧。对,就是游戏里那个Attack Damage Carry。天知道多少个夜晚,我的情绪像过山车一样,全系在这帮家伙身上。玩ADC,简直就是受虐和荣耀并存。你说它是什么意思?简单点说,就是那个在团队里负责打出物理伤害、而且理论上后期最猛的输出核心。听起来挺风光的对不对?核心啊!可你真玩起来,或者看别人玩,才知道这核心俩字沉甸甸地压着多少东西。
刚开始玩那会儿,啥都不懂,就觉得这英雄拿把枪或者弓箭,biu biu biu 就能打死人,挺爽。可慢慢就不是那回事儿了。ADC这个位置,前期就是个受气包,得小心翼翼地补刀,生怕漏了哪怕一个小兵的钱,因为那点经济可能就是你下一件关键装备的基石。对面辅助过来骚扰,得怂;对面打野过来抓,得跑。连自家辅助稍微走远了点,都感觉全世界的恶意都要扑过来了。那日子过得叫一个提心吊胆,恨不得把自己焊死在防御塔底下。
可一旦熬过了前期,装备慢慢成型了,那感觉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到了游戏中后期,一波团战打起来,灯光聚焦,全场焦点往往就在你身上。ADC的走位,那叫一个技术活儿。走得太前?暴毙,团战直接没了输出,输。走得太后?打不到人,没贡献,也输。你得像个跳舞的艺术家,在刀尖上翩翩起舞,既要躲开对面的控制和伤害,还得尽量多地把自己的物理伤害灌到对面脸上。那种手心冒汗,眼睛死死盯着屏幕,鼠标疯狂点击调整位置,键盘技能狂按的瞬间,心跳能飙到一百八。
记得有一次,我们经济落后,对面推上高地了。就剩我一个ADC和辅助守家。门牙塔摇摇欲坠。对面五个大汉气势汹汹地冲上来。我当时腿都软了(当然是形容啦,手不软),但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辅助用命给我争取了一点点空间,我就像个疯子一样,风筝、走位、输出。走一步A一下,躲一个技能,再A两下。屏幕上各种光影特效炸裂,耳边是英雄的语音和音效。最后,硬是在泉水门口,把对面五个全部点死。赢了!那一刻的成就感,简直能冲破天花板。
但更多时候是什么?是被对面一个刺客切入,两秒钟躺地板;是被一个控制技能命中,然后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围殴;是被对面辅助闪现开到,集火秒杀。作为ADC,你是团队的希望,也是最容易被针对的靶子。所以,玩ADC,心理素质得好,得抗压。而且,特别依赖队友的保护。有个好的辅助能让你舒服太多,能帮你挡技能、能控住对面、能给你回血。一个不怎么样的辅助,可能让你前期就崩盘。所以,ADC又被称为“下路坐牢二人组”之一。
不过,这就是游戏里的ADC。它是一个位置,一种打法,一种责任,一种心态。它代表着物理伤害,代表着后期发力,代表着需要精妙走位和队友保护的输出核心。是很多玩家又爱又恨的选择。
---
然而,“adc”这三个字母,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它藏在那些看起来冰冷、枯燥的电子设备里。第一次接触到它,是在大学的电子工程课上。老师在讲什么传感器、信号处理,讲到如何把现实世界里的东西——比如声音、光线、温度、压力——变成电脑能理解的数字信号。那时候,一个词蹦了出来:ADC,全称是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模数转换器。
一开始听着挺抽象的,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啥玩意儿?老师说,模拟信号就像大自然的声音,连续不断,有高有低,平滑变化。比如你说话的声音波形,或者一个老式收音机里的电信号,都是连续的。而数字信号呢?就像电脑里的数据,0和1,离散的,是一系列跳跃的数值。
那ADC(模数转换器)干嘛的?它就是那个神奇的“翻译官”,把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不连续的、电脑能懂的数字信号。你想啊,你的手机麦克风怎么知道你说了啥?它先把你的声波(模拟信号)变成电信号,然后这个电信号就得通过一个ADC,变成一串串0和1,才能被手机里的芯片处理、存储、或者发送出去。
再比如,数码相机怎么拍照?光线通过镜头照在传感器上,产生的是模拟电信号,这个信号的大小随光线强弱变化而连续变化。然后,ADC登场,把这个模拟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变成一个个像素点的数据,最后组合成一张照片存在你手机或者相机卡里。
这玩意儿的重要性,越想越觉得厉害。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被数字设备包围的世界里,手机、电脑、智能手表、各种物联网设备……它们的核心都是处理数字信息。但这些设备需要感知真实世界啊!真实世界可大部分是模拟信号啊!光线、声音、温度、压力、位置……这些都是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没有ADC,这些设备就是聋子、瞎子、哑巴,没法获取外部世界的任何信息。它们就像是被一道无形的墙隔开了,墙这边是五彩斑斓、瞬息万变的模拟信号世界,墙那边是只能理解0和1的数字信号世界。ADC就是凿穿这堵墙的关键工具,它搭建了一座桥梁,让模拟信号“跨”过去,变成数字信号,然后才能被后面的数字电路、微处理器理解和处理。
这个转换过程可没那么简单,涉及什么采样、量化、编码。得用一定的频率去“看”这个模拟信号在某个瞬间的“值”(采样),然后把这个值对应到一个离散的数字上(量化),最后用二进制表示出来(编码)。采样频率高不高?分辨率够不够?这些都直接影响转换的精度和速度。
所以啊,这两种“adc”,一个在虚拟世界里,决定着游戏的胜负和玩家的心情起伏;一个在现实世界里,是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基石,默默无闻地驱动着我们身边的各种电子设备。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至少在屏幕上是),一个藏在芯片深处,不显山不露水,但同样不可或缺。
想来也是挺有意思,同样三个字母,在完全不同的领域,扮演着完全不同的角色,却都带着某种“转换”或者“核心”的意味。游戏里的ADC把经济优势转化为输出,决定战局走向;技术里的ADC把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决定设备能否“感知”世界。一个关乎娱乐和竞技,一个关乎技术和生活。理解了这两个“adc”,就像是透过两扇不同的窗户,看到了两个不同的世界,或者说,看到了同一个世界不同的运行方式和侧面。挺奇妙的,不是吗?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