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咖啡味,稀释不散的烟草气息与凌晨三点的寂静相互交织,压得人喘不过气。我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笔记像是张牙舞爪的怪物,随时准备将我吞噬。这是我最后一次助考,也是我给自己画下的休止符。
说起来,助考这条路,一开始只是出于单纯的“义气”。当年,李强苦苦哀求,说关系到毕业证,而我又恰好擅长那门课,心一软就答应了。第一次成功后,事情就像滚雪球般发展起来,周围求助的人越来越多,从朋友到朋友的朋友,再到完全不认识的“朋友”。我逐渐变成了一个“专业助考”,在各种考试中穿梭,用自己的知识换取一点微薄的“感谢费”。
看着眼前的资料,我叹了口气。这次的“客户”是张丽,一个家境优渥却沉迷于玩乐的女孩。她趾高气扬地将资料甩给我,语气里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命令:“喂,这次期末考试,拜托了,价钱好说。” 我知道,她可能根本不在乎这些知识,只是想用钱买一个轻松的毕业证。这让我感到一种深深的厌倦。
我开始回忆起过去的日子。那些个挑灯夜战的夜晚,为了帮助别人通过考试,我牺牲了自己的睡眠、学习,甚至错过了很多重要的机会。我曾经以为自己是在帮助别人,是在做一件“好事”,但现在看来,我却在助纣为虐,滋生着不劳而获的恶习。
记忆的潮水汹涌而来。大学期间,我曾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用自己的知识改变世界。我热爱编程,享受解决难题带来的成就感。然而,助考占据了我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我逐渐失去了对专业的热情,成绩也一落千丈。我开始意识到,助考不仅仅是在欺骗别人,更是在欺骗自己。
这次的考试科目是“电路分析”。我盯着屏幕上的电路图,那些曾经让我着迷的公式和符号,现在却变得模糊不清。我努力集中精神,开始梳理知识点,为张丽准备一份“完美”的答案。
我采用了多种方法。一部分是提前将答案以短信的形式发送给她,让她在考场上抄写。另一部分,则需要我亲自上阵。考试时,我会坐在她附近,通过一些隐蔽的方式给她提供帮助,比如咳嗽几声代表选择A,挠头代表选择B。这种方式风险很高,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考试当天,我早早地来到了考场。张丽坐在我的斜前方,一脸轻松地朝我笑了笑。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这是最后一次。
考试开始了。我快速地浏览试卷,发现难度并不高,如果张丽稍微认真一点,完全可以自己完成。我开始按照计划,向她发送答案。但是,我发现张丽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抄写答案,而是皱着眉头,似乎在思考什么。
突然,张丽举起了手,向监考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心里咯噔一下,以为她出了什么状况。监考老师走到她身边,耐心地解答了她的疑问。
接下来的时间里,张丽并没有再向我寻求帮助,而是认真地审题、计算,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试卷。我感到有些困惑,也有些欣慰。
考试结束后,张丽走到我面前,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很坚定。“谢谢你,但是这次我没有作弊。”她说,“我意识到,靠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就算这次考不好,我也要坦然接受。”
我愣住了,一时语塞。我看着她,仿佛看到了曾经那个充满理想的自己。
那一天,我彻底结束了我的助考生涯。我将所有的资料都删除了,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我开始重新学习编程,努力弥补曾经的遗憾。我坚信,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
最后一次助考,不仅帮助张丽找到了自我,也让我找到了迷失的方向。它让我明白,有些路,终究要自己走。而我,也终于可以放下沉重的包袱,重新起航。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