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是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分配,是资本积累的源泉,也是阶级矛盾的根源。计算剩余价值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剥削的本质。
一、简单剩余价值率的计算
这是最基本的计算方法,用来衡量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其公式如下:
剩余价值率 = 剩余价值 / 可变资本
其中,剩余价值指的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价值;可变资本指的是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也就是工人的工资。这个公式表明,剩余价值率越高,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就越严重。
例如,某工厂资本家投入100万元资本,其中80万元用于购买机器、原材料等(不变资本),20万元用于支付工人工资(可变资本)。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了40万元的价值,那么剩余价值就是40万元 - 20万元 = 20万元。剩余价值率 = 20万元 / 20万元 = 100%。这意味着,资本家每投入1元的工资,就剥削了工人1元的价值。
二、利润率的计算
利润率是从资本家的角度来衡量资本收益情况的指标。它反映了资本家投资所获得的利润与总投资的比率。其公式如下:
利润率 = 剩余价值 / (不变资本 + 可变资本)
其中,不变资本指的是资本家用于购买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指的用于支付工人工资的资本。与剩余价值率不同,利润率考虑了全部资本的投入,更能反映资本的整体盈利能力。
沿用上例,利润率 = 20万元 / (80万元 + 20万元) = 20%。这意味着,资本家每投入1元资本,就能获得0.2元的利润。利润率通常低于剩余价值率,因为利润率考虑了不变资本的投入,而剩余价值率只考虑了可变资本的投入。
三、剩余价值量和总利润的计算
剩余价值量是指单个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的总额。总利润则是所有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总额。这两个概念从宏观层面揭示了资本积累的规模和速度。
剩余价值量 = 剩余价值率 × 可变资本
总利润 = 利润率 × 总资本
例如,某行业有100个资本家,每个资本家投入的总资本是100万元,可变资本是20万元,剩余价值率是100%。那么,每个资本家的剩余价值量是 100% × 20万元 = 20万元。假设整个行业的利润率是20%,那么总利润就是 20% × (100个资本家 × 100万元/资本家) = 2000万元。剩余价值量和总利润的增长,是资本积累的主要表现,也加剧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等。
四、超额剩余价值的计算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由于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原因,使其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获得的额外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 (社会生产价格 - 个别生产价格) × 商品数量
超额剩余价值的获得,刺激着资本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这种竞争也会导致一部分资本家破产,加剧资本的集中和垄断。
例如,某工厂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其生产一件产品的个别成本为8元,而社会平均成本为10元。该工厂生产了10万件产品,那么它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为 (10元 - 8元) × 10万件 = 20万元。
总结
以上四种算法,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本质和产生方式。简单剩余价值率强调了资本家对工人的直接剥削;利润率反映了资本的整体盈利能力;剩余价值量和总利润揭示了资本积累的规模和速度;超额剩余价值则揭示了技术创新在资本积累中的作用。理解这些算法,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理解阶级矛盾的根源。不同的算法,也意味着从不同角度切入理解资本的增殖和劳动力的价值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