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校训,是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的高度凝练,是激励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陕西师范大学的校训——“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短短八个字,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精神,指引着一代又一代陕师大人砥砺前行,在教育事业中谱写着辉煌篇章。
“厚德”居于校训之首,可见其重要性。“厚德”二字出自《周易》:“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能够承担重大的责任,成就伟大的事业。对于师范大学而言,“厚德”更具有特殊意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陕师大历来重视师德建设,强调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将“厚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教育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陕西师范大学建校以来,涌现出一大批师德高尚、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厚德”的真谛,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紧随“厚德”之后的是“积学”。“积学”意为积累学问,勤奋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对于教师而言,更是如此。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陕师大鼓励师生不断学习,积极开展学术研究,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资源。学校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视野。正是这种重视“积学”的传统,使得陕师大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励志”二字则体现了陕师大人的精神风貌和远大抱负。“励志”意为树立远大志向,奋发图强,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努力奋斗。教育事业是崇高的事业,需要有志之士的奉献和付出。陕师大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更要具有远大的志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正是这种“励志”精神的激励,使得陕师大的毕业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书写着精彩的人生篇章。
“敦行”是校训的最后两个字,也是对“厚德”、“积学”、“励志”的升华和落实。“敦行”意为身体力行,踏实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提升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陕师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师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合作,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需求,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是这种“敦行”精神的指导,使得陕师大的毕业生在工作中能够脚踏实地、兢兢业业,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为社会创造价值。
“厚德、积学、励志、敦行”,这八个字不仅是陕西师范大学的校训,更是陕师大人的精神坐标和价值追求。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陕师大人不断进取,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应该牢记校训,传承优良传统,弘扬师德风尚,努力将陕西师范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这八个字不仅是约束,更是指引,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校训将继续照亮陕师大前进的方向,激励师生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