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大一的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系统马克思主义教育,树立正确政治立场、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本文将对大一政治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力求全面、准确地呈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解一切政治理论的基石。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
唯物论: 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辩证法: 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理解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认识事物、解决矛盾的关键。重点掌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概念。
认识论: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飞跃。
历史唯物主义: 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例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以及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重点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规律,也为我们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
商品和货币: 理解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总根源。
剩余价值规律: 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会进行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这会导致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下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它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三部分: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并为我们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正确认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立足点。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是中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的责任担当。
第四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
“八个明确”: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十四个坚持”: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新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高质量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学习政治理论,重在理解和运用,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第五部分: 时事政治
关注国内国际重大事件,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要密切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国内外形势变化,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希望这份总结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