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首页 》 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
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
0人回答
34人浏览
0人赞
发布时间:2025-02-10 17:11:32
188****3100
2025-02-10 17:11:32

生产价格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商品价值如何转化为市场价格,以及利润如何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平均化的机制。理解生产价格的形成,对于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把握其运行规律至关重要。

价值规律生产价格形成的基础。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然而,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商品的市场价格往往并不直接等于它的价值。这是因为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存在差异,导致了利润率的不平衡。

所谓资本有机构成,指的是不变资本(机器设备、原材料等)和可变资本(劳动力)之间的比例。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意味着不变资本占比高,可变资本占比低,从而直接用于剥削剩余价值的劳动力数量相对较少。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如果商品的市场价格直接等于其价值,那么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将会获得更高的利润率,而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则会获得较低的利润率

这种利润率的差异会引发资本的自由流动。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资本会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这种资本的转移,会导致利润率高的部门的商品供给增加,价格下降,而利润率低的部门的商品供给减少,价格上升。

资本的自由流动最终会趋向于形成一个平均利润率。这个平均利润率是社会总剩余价值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每个部门的资本家,都会按照投入的资本量,而不是其直接生产的剩余价值量,来获得利润

生产价格就是在平均利润率的基础上形成的。生产价格等于商品的生产成本加上按照平均利润率计算的平均利润。换句话说,生产价格反映了资本家为了实现平均利润而要求的最低价格。

生产价格的形成,改变了商品价值的分配方式。原本由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生产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被转移到了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这种转移,掩盖了剥削的本质,使得资本家普遍认为,利润是资本的自然回报,而不是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

生产价格的形成,也对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促进了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发展,推动了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然而,它也加剧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性危机。因为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会导致投资减少,生产萎缩,失业增加,最终引发经济危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变化,平均利润率也会不断波动,生产价格也会随之调整。这种动态变化,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

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不仅在于解释了商品价格的形成机制,更在于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剥削的本质以及利润的来源。它为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对生产价格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并为探索未来的社会发展道路提供启示。

尽管价值规律决定了生产价格的基础,但供求关系也会在短期内影响市场价格。然而,从长期来看,生产价格市场价格的中心,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理解生产价格的形成,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特别是《资本论》第三卷。只有掌握了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等基本概念,才能真正理解生产价格的内涵和意义。

相关问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