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德才并育,知行合一”,八个字,字字千钧,是南宁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校精神的凝练,更是对一代又一代师大学子的殷切期望。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了学校的血脉,指引着师生员工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中不断前行。
“德才并育” 并非简单的道德与才能的叠加,而是强调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相互促进。德,是为人之本,立身之基。南宁师范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通过思政课程、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领悟,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道德的培养,并非空洞的说教,而是润物无声的浸润,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师生的一言一行之中。一个拥有高尚品德的人,才能将自己的才能用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同时,才,是成事之基,立业之本。南宁师范大学深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学校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鼓励创新创业,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学校还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学校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师生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高超的才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也是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坚实基础。没有才能,再高尚的道德也难以发挥作用,甚至可能成为空谈。
“知行合一”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认识与行动的统一。它源自中国古代哲学,体现了中华民族重实践的优秀传统。南宁师范大学鼓励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实习实训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学校还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知与行,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只有两者协调一致,才能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才能发现知识的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南宁师范大学以“德才并育,知行合一”的校训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奉献社会,回馈社会。学校还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迎接人生的挑战。
校训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价值追求,一种行为规范。它贯穿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各个方面。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师大人,以德立身,以才立业,知行合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校训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精神支柱。每一个师大人都应该牢记校训,践行校训,让校训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学校的期望,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南宁师范大学的校训,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期望,也是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教师要将“德才并育,知行合一”的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德才并育,知行合一”的校训,是南宁师范大学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新的历史时期,南宁师范大学将继续秉承校训精神,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地方师范大学,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校训犹如灯塔,指引着师大人在教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断谱写新的篇章。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