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
夏日的蝉鸣聒噪,仿佛在嘲笑我的落榜。我,林夕,一个立志要用色彩描绘世界的美术生,此刻却像一幅被颜料泼脏的画布,狼狈不堪。
从小,我便与画笔为伍,在纸上涂抹心中的幻想。素描本上的线条,水彩晕染的色彩,油画厚重的肌理,都曾是我表达自我的语言。我享受颜料在指尖流淌的触感,沉迷于色彩交织变幻的魔力。高考,是我通往艺术殿堂的唯一路径,我为此付出了无数个日夜,牺牲了所有的娱乐时间。
为了练习素描,我对着石膏像观察了无数个清晨,力求捕捉每一处光影的变化。为了掌握色彩,我一遍遍调配颜料,尝试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氛围。为了提高速写能力,我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用笔记录着行人的动态和建筑的轮廓。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给了我当头一棒。落榜通知书像一把利刃,刺穿了我所有的努力和梦想。我不敢面对父母失望的眼神,不敢接听朋友安慰的电话,把自己封闭在画室里,仿佛与世隔绝。
网络上充斥着“美术生烧钱”、“就业难”的言论,也看到了许多落榜生的迷茫与挣扎。有的人选择复读,继续追逐梦想;有的人选择放弃,转投其他专业;还有的人选择妥协,将绘画作为业余爱好。
我,该怎么办?
那天,我偶然翻开一本旧画册,那是小时候最喜欢的绘本,讲述了一只小鸟不畏风雨,最终飞向远方的故事。绘本的色彩明快,笔触稚嫩,却充满了力量。
突然,我意识到,我的绘画不仅仅是为了高考,更是为了表达自我,记录生活,传递情感。落榜,仅仅是一次考试的失利,并不代表我艺术道路的终结。
我决定,不再沉溺于悲伤和自我否定,而是用画笔重新出发。
我开始在街头巷尾写生,捕捉城市的美丽瞬间。晨曦中老街的宁静,夕阳下公园的喧嚣,都成为了我创作的灵感。我不再拘泥于技巧和形式,而是更加注重表达内心的感受。
我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水彩的清新,油画的厚重,丙烯的鲜艳,我都乐于探索。我不再追求完美,而是享受创作的过程。
我还加入了本地的艺术社群,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交流创作心得,互相鼓励支持。我发现,艺术的道路并不孤单,有许多人在与我同行。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将自己的作品发布到网络上,竟然意外地获得了许多网友的喜爱和支持。有人称赞我的色彩鲜艳,有人喜欢我的笔触细腻,还有人被我的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所打动。
这些鼓励给了我莫大的信心。我开始尝试接一些插画的稿件,用自己的绘画技能赚取生活费。虽然收入不高,但却让我感到充实和快乐。
我依然热爱绘画,但我不再将它视为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我开始学习摄影,用镜头记录生活的美好。我还开始尝试写作,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想法。
我发现,世界是如此的广阔,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或许,我不会成为一个著名的艺术家,但我会一直坚持绘画,用我的作品传递美好,感染他人。
落榜,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一个不甘平庸的落榜美术生,将用我的画笔,描绘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我开始明白,真正的艺术,不是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忠于内心,表达自我。即使没有进入艺术殿堂,我也可以在生活中创造艺术,感受艺术。
我将带着我的画笔,继续前行,用我的色彩,点亮这个世界。
相关问答